峨眉山市位于四川盆地西南边缘,1988年撤县建市,辖18个镇乡,幅员面积1183平方公里,总人口43.5万人。峨眉山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、佛之长子普贤菩萨的道场,是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、全国首批5A级风景区,素有“峨眉天下秀”之美誉。近年来,峨眉山市坚定不移实施“旅游兴市、工业强市”发展战略,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。2012年,全市地区生产总值163.6亿元,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2.5亿元,综合经济实力在西部山区县级城市中一。当前,峨眉山市正处于大开发、大建设、大发展的重要时期,已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,具备了加强开放合作、承接产业转移的有利条件。
第一、区位条件优越。峨眉山市是成渝经济圈南沿重要接点城市,是成渝高速公路环线的重要接点城市,是联接成都、川南、攀西三大经济区的重要结合部,距成都145公里,距成都双流机场120公里。成昆铁路、成乐高速、乐雅高速、乐宜高速、乐峨快速通道及省道103线、306线构成了峨眉山市现有的交通骨架。未来几年,成绵乐城际铁路、成贵铁路、成昆铁路复线、嘉峨大道、乐自高速、乐汉高速等一批重大交通项目将陆续建成通车,明年成绵乐城际铁路开通后,成都—峨眉仅需40分钟。境内有5个火车站,其中燕岗站是成昆线二级站,年货物吞吐量为230万吨,是乐山市主要的货运站,正在扩建超过1000万吨货物吞吐量的燕岗货场。距离峨眉30公里,有规划建设中的成都港,常年通行1000吨级船舶,丰水期可通行3000吨级船舶,是大型设备出川第一港。
第二、自然资源富集。峨眉山景区植被覆盖率96%以上,城市绿化率45%以上。峨眉山动植物资源丰富,有植物3200多种,动物2300多种,有大熊猫、小熊猫、弹琴蛙、枯叶蝶、桫椤、珙桐等珍稀动植物,是世界上罕见的动植物基因库,地道中药材有黄莲、杜仲、天麻、灵芝、绞股兰等。峨眉山市矿产资源丰富,矿产以石灰石、石膏、花岗石、钾长石、煤、粘土等为主,是西南主要的非金属矿区和建筑材料基地。全市地下水可开采量7044万吨/年,已开采量2175万吨/年(占31%)。峨眉山矿泉水含溴、锶等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,是全国优质矿泉水源地之一。峨眉山温泉资源丰富,已开发利用的有硫磺温泉和氡温泉,是全国最大的露天氡温泉养生基地。
第三、旅游文化独特。峨眉山不仅有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,同时蕴涵深厚的文化底蕴,佛教文化、武术文化和茶文化等三大文化历史悠久、源远流长。名山、名佛、名城、名人荟萃,构建了峨眉独具魅力的生态环境、人居环境、旅游环境。近年来,围绕“山城一体”发展,打造国际旅游目的地,成功创建为四川省旅游标准化示范市和四川省首批旅游度假区,开发了一批集观赏性和娱乐性于一体的高山滑雪、温泉度假、生态茗园、民俗风情等旅游项目,形成了设施配套、功能齐全的接待网络。峨眉山景区已成为全国旅游景区标准化管理、数字化建设、信息化营销的标杆。
第四、产业支撑有力。
工业方面,铝材、新型建材、水饮料是峨眉山市三大主导产业。以电解铝为主的铝材产业年产量35万吨,80万吨铝板带箔、35万吨再生铝项目已开工建设,代表企业其亚集团已列入四川省政府重点培育的30户大企业大集团名录。目前正着力加快铝材产业园建设,力争用2-3年,入园企业超过10家,年产铝材制品50万吨以上,年产值200亿元以上。以水泥为主的建材产业年产能1510万吨,产量1286万吨,是西南地区水泥产能最大的县市,代表企业为峨胜集团。目前正着力打造新型石膏板材、碳纤维、新型水泥为重点的新型材料产业集群。食品饮料产业中矿泉水年产27万吨,啤酒年产20万吨,白酒年产4000吨,茶叶年销售收入15.6亿元,代表企业有农夫山泉、华润啤酒、信发矿泉水、竹叶青茶业、峨眉春酒业等。下一步,重点鼓励发展铝材加工、新型石膏板材、水饮料三大产业,巩固优化水泥、铁合金、多晶硅等传统产业,加快发展现代医药、高档家具、制鞋制衣、机械加工、轻工包装等轻净工业。
现代服务业方面,以旅游为重点,以现代金融、现代物流、商贸服务、文旅产业为支撑的服务业规模不断壮大,大润发超市、安娜塔酒店、铂尔曼酒店、艾美酒店等世界著名品牌入驻峨眉,大佛禅院、峨眉象城、竹叶青茗园、仙山茗园、假日半岛、峨眉院子等一批文化旅游项目相继建成,中华药博园、水晶城市广场、金顶数字文化城、天下名山站商业服务区等项目正在加快推进。2012年接待中外游客686万人次,实现旅游综合收入87.13亿元,其中:景区(含乐山大佛)接待607.86万人次;按重大节假日游客量统计,2012年春节34.69万人次(景区17.64万人次)、五一节18.03万人次、中秋国庆63.92万人次(景区接待22.46万人次);2013年春节44.436万人次(景区接待17.65万人次)、五一节11.54万人次。全市有旅游饭店694家,客房总数16166间,床位数3.14万张,星级酒店和商务连锁酒店20多家,其中五星级1家(在建3家)、四星级3家、三星级11家。未来几年,我市将以峨秀湖和黄湾两个国际旅游度假区开发建设为“双核”,助推我市旅游从过去单纯观光型向休闲度假型的转型升级,五年内新建成5家五星级酒店和5个新型运动体验项目、4个特色街区、3个中高端养生休闲项目、2个城市综合体项目、1个大型演艺和1个大型会展中心,使我市"吃、住、行、游、购、娱"六大旅游元素个个有特色、样样出精品,真正成为高品质的国际旅游目的地。
农业方面,峨眉山市的茶叶、蔬菜、中药材产业在规模化、标准化程度上已具有一定的影响力,现有茶叶生产基地20万亩、蔬菜生产基地13.4万亩、中药材生产基地3.3万亩,是国家级的农业标准化示范县、首批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县,有“峨眉山茶”、“峨眉山雪魔芋”和“峨眉山藤椒”3个国家地理标志产品,有53个无公害、绿色、有机食品认证产品,有竹叶青、仙芝竹尖、万佛藤椒3个中国名牌农产品,有竹叶青、论道、峨眉雪芽3个中国驰名商标,“峨眉山茶”已成为乐山市茶叶区域品牌。下一步,将围绕茶叶、蔬菜、药材等特色农业,着重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,建设大基地、打造大品牌、培育大龙头、拓展大市场,做大做强农业特色产业。
第五、政务服务高效。我们先后出台了加快工业发展、扩大开放合作、加强机关行政效能建设等政策文件,正全力推进审批项目最少、审批环节最简、审批时间最短的“效能提速”工程,开辟绿色通道,全程跟踪、全程代办、全程服务,努力营造招商的舆论环境、亲商的社会环境、便商的服务环境、扶商的政策环境、护商的法制环境。我们将以真诚的和优质的服务,有效降低投资发展成本,依法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,努力使广大客商放心投资、安心发展。
第六、发展前景广阔。“十二五”时期,我们坚持大交通、大产业、大城市“三大联动”,规划投入近900亿元,其中:工业规划投入400亿元,重点发展铝材加工、新型石膏板材、水饮料三大产业;旅游业规划投入300亿元,重点培育文化创意、康疗养生、演艺会展等休闲度假产业;交通基础设施规划投入120亿元,重点加快高速公路、铁路及货场、通用航空机场建设;城市建设规划投入80亿元,打造“宜业、宜居、宜游、宜商”的国际旅游目的地城市。随着一系列重大项目的推进和产业布局的调整,峨眉山市必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。